一、专业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本专业是为支持国际汉语教育事业,适应汉语走向世界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孔子学院发展和汉语国际推广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学位。
沈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以外语语言教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学科为支撑,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为核心,同时注重培养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及外语交际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具有学科交叉的特色和优势。
本学科把汉语知识、外语能力、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社会实践并重,学位点在国内外建有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善于沟通合作,毕业后能在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具备熟练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4.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三、培养方向
1.海外汉语教学
探讨海外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海外汉语教学及教学管理能力。
2.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立足汉语国际传播的需要,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外文化特点,进行中外文化比较,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3.汉语要素与教学模式
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的特点,掌握不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
4.汉语国际传播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才艺、国别与地域文化及其海外传播,通过典型个案研究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
四、学制及培养方式
1.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2-4年。
2.培养方式
⑴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紧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⑵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协助指导实践环节和项目研究,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
⑶研究生在学期间,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
⑷本专业试行学分制,申请硕士学位最低学分47学分。具体学分构成如下:
五、课业环节
1.课程设置
2. 教学方式
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在课程学习中让研究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得到“练中闯、练中创”的训练。专业类和选修类课程研讨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20%,提倡适宜于研讨的其他类课程采取研讨式、参与式教学。
3. 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80%)综合评定。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可获得学分。
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可以采取笔试或口试等方式考核,笔试可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
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形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计,可采用闭卷、开卷形式,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实验设计等方式,但都应有文字档案记录。
六、必修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入学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各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等。个人培养计划审查通过后报所在培养学院及研究生院备案。
2.文献阅读(1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态,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应广泛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
3.中期考核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业环节结束后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照《沈阳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暂行规定》。
4.开题报告(2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具体要求参见《沈阳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求》。
5.中期检查(1 学分)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生一般应在完成论文开题后的半年左右时间进行中期检查。
6.专业实践(8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将以《专业实践培养大纲》为依据,实行全过程的管理与督导。专业实践结束,研究生至少须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不少于5000字)。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前沿讲座。考核分为两个部分:研究生听取专家主讲前沿系列报告不少于2讲;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本学科专题讲座1场,并提供不少于2000字的报告。免试认定高中语文教师资格的研究生须同时参加中学语文实践教学,并根据《师范生教育实习手册》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校内外组织的职业伦理与就业指导活动,包括职业伦理与就业指导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训练等内容。
7.职业能力(2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具备①至⑤以下职业要求中的一项:
⑴获得“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
⑵主持或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纵(横)向课题(前三名);
⑶正式出版与本专业相关的专著、编著、译著或教材、工具书1部(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主编);
⑷公开发表至少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单位为沈阳大学,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撰写与会议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⑹申请免试认定高中语文教师资格的学生需另外修满五门教育类核心课程的学分。
8.预答辩
预答辩是为了在论文定稿、评审和正式答辩之前对学位论文进行预先审查,判定其是否达到相应学位论文的要求,审查论文质量并提出修改意见,研究生根据修改意见完善学位论文,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方可提交送审。
9.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研究生预答辩结束,学位论文的查重率符合要求,答辩资格审查通过后,学校通过第三方平台统一组织进行学位论文评审。评审成绩达到要求后,培养学院统一组织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毕业生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学位论文。
七、学位论文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正文字数不少于2万,体例参照沈阳大学规定执行。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和创新性。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学位论文工作期间需完成相关培养环节: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等。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八、学位授予要求
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相应职业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沈阳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满足《沈阳大学学位(研究生)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获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沈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