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材编写与分析课程成果
2021-12-12 信息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教材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部好的教材,需要从现实需求出发,统筹协调教材的每一部分,课文、词汇、练习、封面涉及、绘图等。

通过《汉语教材编写与分析》这门课,学生们基本了解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程序、编写原则、编写方法等,以及如何评价和使用教材;在掌握编写理论的基础上,学生们分组实践编写教材。通过亲自实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其他教材的不同,明白了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

2020全球新冠疫情的发生,使线上教学成为"主角",这也对教材的形式提出了要求,即教材介质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教材具有素材化、碎片化、可视化和叙事化特点。素材化意味着教材不仅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可供教师和学生自由组合和使用的素材;碎片化是把内容分割成细小的部分,方便教学和使用;可视化和叙事化是将教学的知识更生动、形象、立体、有趣地展现出来。教学信息化也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挑战,在"汉语教材编写与分析"课堂中,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尝试探索信息化教材的编写。

首先,基于对留学生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决定编写教材的种类、设计、内容等。留学生需要有趣、实用的口语教材

其次,适应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教材应体现可视化、叙事化学习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素材采用视频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最后,满足留学生的现实需求,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展现最新的中国,因此,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的特色。

作者:魏玉红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

2.赵杨.汉语国际教育的"变"与"不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