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培养体系 | 国际中文教育大咖谈
2023-01-12 信息来源: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正式确立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类别的新名称,增设了博士专业学位,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谈谈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及对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见解。

1.jpg
李宇明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将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类别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代码0453),并增设博士专业学位,这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的正式建成,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意义深远。

应当看到,更名是很有意义的,其一,“汉语”以民族语命名,“中文”以“中国”命名,命名角度不同;其二,“汉语、中文”都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但是在给人的印象上,“中文”更凸显了书面语,这种凸显对中文的国际教育向新阶段推进是有意义的(当年我国学者曾有过关于“外语系”和“外文系”的争论);第三,学科名称与事业名称一致起来,更有利于学科和事业的协调发展。

“名正言顺”虽是古训,但更重要的还是“名”后之“实”。国际中文教育是民族大业,事业的发展必须有学科的支持。学科建设有两大任务,第一,科学研究,为事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撑;第二,人才培养,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国际中文教育有两大重要发展趋势:其一,中文进入国外的基础教育体系;其二,成年人教育向“中文+X”的方向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要认真研究这两大发展趋势,提出适应的方略及有效举措,同时给以切实的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支持。

2.jpg
刘利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育事业历经多次蜕变和创新,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学科理论不断创新,学科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二是学术争鸣空前活跃,学科定位更加清晰;三是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引领世界语言文化传播;四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面向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要大力推动学科理论建设,着力做好三件事。一是借鉴,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建设还比较薄弱。因此要充分借鉴国际语言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的经验,追踪国际语言教育的理论前沿,力争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继承,要继承我国国际中文教育60多年来学科理论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学科建设经验,并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的宝贵资源加以利用。三是创新,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建设不应完全囿于传统的学科理论,而是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科理论的创新。国际中文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国际中文教育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应该积极融入世界第二语言教学的主流。虽然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同时具有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共同规律。因而,国际中文教育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上,不仅要充分吸收和借鉴来自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更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3.jpg
钟英华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独立设置,符合复合型、国际型、专家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的时代要求,是更好凝练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07年汉硕设立以来,各校培养了7万名专业化合格毕业生,包括1.7万外国本土化师资,可谓成效显著。专业学位教育为世界各地输送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生力军,成为彰显当代中国风采的闪亮名片。2018年起,我们又用了三年时间,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从“借船出海”设置专业方向到独立类别设置,本、硕、博人才培养实现了贯通式跨越发展,这对造就事业亟需的专家型核心骨干和把关定向的领军人才至关重要。由此,蓬勃发展的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培养单位来说,需要紧扣现实需求,理顺体制机制,加大政策资源倾斜,突出优势特色凝练,聚焦交叉融合创新,强化理论实践结合,探索合作联合培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负历史使命担当。

4.jpg
赵杨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

国际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学科建设有向内和向外两条路径。向内就是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中文特点和中文教育特点,开展中文本体研究和中文二语研究。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中文母语国,要引领学科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细化和深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大的二语学习学科作出贡献。向外就是开展跨学科研究,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视角审视中文和中文教育。二语研究除了解决教育教学应用层面的问题,还要发现二语学习的心理和神经机制,揭示不同语言在大脑中相互联结的奥秘。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引进新理论新方法,在更宏大的框架下以更微观的视角找到决定中文和中文教育特点的关键因素,实现认识突破和理论创新。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定要做到国际化,这是由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履行中文母语国责任,就是要出理论出标准,引领全球中文教育的发展。成果国际化,并不是说研究成果一定要在英文主流期刊发表,而是要让研究成果走向国际,为各国的中文教育界采纳吸收,并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就是以本土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建设推进各国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jpg
宋继华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字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昌明、学科互涉、思想创新、内容为王的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愈发凸显。随着全球教育领域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自身亦面临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影响,面临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与“产教融合”冲击,面临“中文+职业技能”现实需求,因此,亟需在认知视域、思维格局等方面与时俱进,重新思考、构建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

尽管从技术助力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技术变革教育到技术引领教育,科技之于教育效率效果的提升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伴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融入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仍需运用整体系统观与辩证视角来认知教学观与技术论,而融合“教育理念方法先进性”与“技术先进性”的最好方式则是秉持双螺旋进化——用新式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教育知识储备,用新增工程思维、计算思维、审美素养等课程体系以及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的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其最终目的在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素质化和创新型人才。

鉴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亦不例外。而学科建设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若要做到历久弥新,必然需要秉持学术动力与技术驱力双轮驱动模式促其发展,必然需要持续不断的恒力和孜孜以求的创新促其跃迁。

6.jpg
刘玉屏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国际中文教育正处在内涵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始终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基石。

从长远发展来看,国际中文教育必须坚持走本土化道路,充分发挥各国在中文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中文教育本土化涉及师资、课程、教育资源等方方面面,其中师资本土化可谓重中之重。只有储备了数量充足的本土师资,才能真正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中文学习需求;只有不断提升本土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中文人才。中国作为中文母语国,在帮助各国培养本土师资方面责无旁贷。

本土中文师资培养需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精准施策。对于那些中文教育发展尚不够成熟但学习需求旺盛的国家和地区,应加大本土师资培养力度,以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者的中文学习需求。前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与海合会国家各方面合作的日益深入,沙特、阿联酋等国正在掀起中文学习热潮。如何帮助这些国家快速高效地培养本土中文师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除传统的线下线上培训课程外,还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师资培养模式,实施精准化培养,缩短培训周期,快速扩充本土师资数量;加强本土教师与域外优秀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助推本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7.jpg
胡敏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故事研究院院长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也肩负着新的使命。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未来行业和学科发展,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我的看法:

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方面,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中文教育推广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间机构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教育走向市场。

二是发挥科技化、标准化力量,进一步完善国际中文教学与测评体系。随着中文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愈来愈高,国际中文教育的需求也将更加多元。依托不断完善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打造更为开放、便捷的线上教学和测评系统,让海外青少年能够通过更开放、 便捷的手段进行语言学习和能力评估,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

三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测评、教师、机构三个方面完善国际中文教育全球认证体系。依靠政府支持和方向引导,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和科技力量,逐步建立受到广泛认可的中文测试、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和项目三位一体的国际认证体系,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接轨与全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