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4-06-30 信息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的崭新飞跃,6月24日,我校举办了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国际、国内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全国60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及相关专业学生2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并展望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延,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宋永波,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政策研究处处长刘兵,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英国理启蒙大学张新生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姜丽萍教授等多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我校预科部优秀校友、安哥拉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和文化官助理米格尔,我校预科部优秀校友、科摩罗联盟驻华使馆大使助理哈森,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处、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招生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国际汉学院院长刘涛主持。

王延在致辞中首先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一直以来对于我校工作的信任、支持表示感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表示欢迎。王延围绕来华留学生教育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指出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把国家需要作为时代使命担当,坚持强化教学与素质教育,重点攻关学困生教育领域,持续向各专业院校输出优秀本科生源,不竭余力地贡献东师力量。

宋永波在会议中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他强调,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建设,确保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应对和解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紧迫问题,加强本土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为中文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刘兵对东北师范大学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着重介绍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指出,中心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积极运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创新“中文+”模式,打造中文教育联盟和数字化平台,进而推动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在报告研讨环节,吴应辉、白乐桑、张新生、姜丽萍分别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与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方法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

24日下午,大会分会场举办了“东师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推免基地签约仪式”“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及圆桌论坛。签约仪式上,我校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国内17所高校共同签署了推免基地协议。签约仪式后,吉林大学刘艳茹教授,我校王宇副教授、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了专题汇报。会议期间,国际汉学院副院长沈薇薇与4位嘉宾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开展圆桌论坛。

分会场还举办了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专题研讨,并组织开展了第三届东师预科开放日活动。会上,学院预科部副主任林柱作了“新标准下来华留学预科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主题报告,优秀留学生校友代表分享了留学生活。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汉语教学工作坊微课。

会后,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领导教师与在我校预科部学习的2023级预科生进行了会面。

本次会议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议题,就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来华留学政策解读、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成果,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发展方向的平台,对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校将继续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