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全球中文教学数字化发展,鼓励全球中文志愿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文教学水平,培养一批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在线教学的国际中文教师,共享一批优秀的数字化中文教学资源,由语合中心、中文联盟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20年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于2021年4月落下帷幕。本次微课大赛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历时4个月,共收到350余个作品,通过在线投票海选、复赛环节导师一对一指导、专家评审三个环节,评选产生80个优秀微课作品。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李禄兴担任领队,赵万勋、荣继华、傅由、潘晨婧四位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傅由获得个人特等奖,潘晨婧获得个人一等奖,赵万勋和荣继华获得个人二等奖,李禄兴获得最佳领队奖。
5月13日,中文联盟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举办“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复赛活动颁奖典礼。语合中心中文教学资源处处长邵亦鹏、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郭风岚致辞。颁奖典礼由北京语言大学总编辑助理陈维昌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朱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建昆、山东大学教授王尧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禄兴在典礼上代表各自院校分享复赛指导经验。李禄兴用“团队成员很给力”“指导方式很创新”“指导原则很明确”三句话总结概括了人民大学战队的做法和经验。
李禄兴谈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按照组委会要求,均选派有丰富海外中文教学经验、精通微课教学、热爱教学且有责任心的导师组成团队,全力指导进入复赛的16位战队选手。比赛恰逢春节并延续至春季学期,但是导师们克服困难,以集中指导、两两结对指导、一对一辅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随问随答的窗口,详尽地为学生的微课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每位导师的线上辅导时间均为40小时以上,远超过组委会规定的辅导时长。
在指导原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团队并不以炫技、获奖等为第一目标,而是以“授业解惑”为最高追求,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研读论文和直接试讲实操的方式,夯实学生本体基础,锻造学生教学技能。从“用技巧、不炫技巧”的角度规范学生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合理、巧妙地在课堂中融合数字技术,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与进步。
在指导内容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团队秉承着凸显语言技能教学的原则,打破静态课堂的呈现方式,将语言点精讲多练地展现出来。同时,主张课堂教学完整清楚,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生词和语法点的重现率。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教学语言过难等实践性问题。扎实、稳步地从课堂内容到学生教学对微课堂进行细致化打磨。
在导师和选手的不断切磋和修改下,选手的参赛作品也由一开始的青涩幼稚,变得丰满和成熟,最终人大战队每位参赛选手都满载而归。不仅如此,导师们的耐心付出、悉心关切指导态度也使得师生情谊在比赛外得到进一步延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赋能让中文教学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实施在线中文教学的重要条件和质量保证。全球志愿者微课大赛将线上教学进一步开发,对未来继续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积极参加“2020年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并荣获多项大奖,对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水平,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及人才培养方式的整合与创新,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