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0453-01-001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汉教硕士”)必修的学位核心课程,开设一学期,每周4课时,记4学分。本课程从多学科、多角度阐释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教学法流派,引导汉教硕士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认识国际汉语教学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思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共性与个性,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构架。本课程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技能,掌握分析和解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二、先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语言学、汉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知识。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汉教硕士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教学法流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前沿性课题;准确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教学模式;具备教材分析、使用和编写的基本能力;具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多种教学类型和多种课程的跨文化汉语教学能力,努力形成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能力。
四、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五、授课方式
本课程可在系统设计与集体备课基础上采取分专题联合授课方式,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学习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可包括问题导向、案例分析等。互动式学习可包括读书报告、专题研讨等。
六、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可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1.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
可从“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等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了解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母语)学习的异同、历史上重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当今国际上主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及教学理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等环节,着重理解第二语言教学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与特点,思考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理论精髓及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探讨当今主流教学法和教学标准/框架及教学理念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吸收和应用等问题。
2.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
可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认识置于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大背景中,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视为一个既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有着共同的教学属性和教学规律,又有自身特点和教学规律的“独立系统”,认识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明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架构,着重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之所在,探讨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原则,分析汉语汉字的教学路径与教学模式,思考汉语汉字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3.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设置
可从了解第二语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理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设置的历史情况出发,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常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思考汉语课程设置,可结合学习者的特定学习目标来思考专门用途的课程设置,分析课程的类型与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课程和课型中的应用,思考汉语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的关系,探索基于不同学习需求的课程设计。
4.探讨汉语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相关问题
可从了解汉语教材编写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不同时期代表性教材的特色,把握教材编写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基本原则,掌握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和评估原则,分析国内外主流汉语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可结合当下第二语言教学的新理念和汉语汉字的特点,来探讨教材编写的新思路与新模式,更新教材理念、思考用教材教语言和用教材学语言的技能、拓展教材的教学效益、提升教材的使用能力,分析国际汉语教学新形势下教材编写多元化、国别化、语别化、当地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熟悉汉语教学方法和评估测试的基本方法
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普遍规律和汉语自身特点及其教学规律,处理好借鉴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与探索适合汉语自身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可基于教学需要的汉语本体研究的现状,思考提高汉语教学整体质量的顶层设计问题,恰当地看待教学方法的作用,处理好教学方法的探究与面向教学需要的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普遍性的评估与测试原则和方法,思考适合汉语教学的评估原则和方法以及适合汉语汉字特点的测试原则与方法;可基于评估测试的目的与作用,熟悉第二语言测试的基本类别及测试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6.掌握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基本方法
可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思考如何提高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的特点、教学原则与方法;探讨解决语言要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策略和方法,思考现代教育技术在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可基于如何提高语言要素教学的质量,思考备课及教案编写的意义和作用、范围和方法等问题。
7.认识汉语国际化的趋势和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可基于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中国国际化的大背景,思考汉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树立和坚定汉语国际教学和传播的专业信心;可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思考如何提高汉教硕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能力,结合汉教硕士的实际需要,确立普遍的和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取向。
七、考核要求
以撰写课程论文为主,也可采取课程设计、课型研究、教法研究、教材设计、教材评估、教师发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课程论文应不少于8000字。课程成绩可按照出勤20%、课堂参与30%、课程论文50%的比例进行评定。
八、编写成员名单
李泉(中国人民大学)、丁安琪(华东师范大学)、张璐(中国人民大学)、董正存(中国人民大学)
九、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程 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
4.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6.刘 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7.李 泉《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
8.李 泉《国际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
9.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4。
10.王 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
1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9。
12.赵金铭《赵金铭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13.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2014。
1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5.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15.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
17.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刘骏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8.H.H.Stern《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刘振前等译,商务印书馆,2018.
19.Rod Ellis《任务型教学法新理念与国际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0.Michael Byram《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1.Simon Borg《教师发展与国际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相关刊物:
《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主办)
《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主办)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主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华文教学与研究》(暨南大学主办)
《海外华文教育》(厦门大学主办)
《国际汉语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
《汉语学习》(延边大学主办)
《语言文字应用》(国家语委主办)